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
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
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41冊?經部35?易類
【臣】等謹案:推易始末四卷。
國朝毛奇齡撰。奇齡既述其兄之說作仲氏易,復取漢、唐、宋以來言易之及于卦變者,別加綜核,以為是書。其名推易,蓋本繫辭傳剛柔相推一語,仍仲氏易移易義也。大旨謂朱子本義雖載卦變圖於卷首,而止以為孔子之易,未著其為文、周之易,因上稽干寶、荀爽、虞翻諸家,凡有卦變、卦綜之說,與宋以後相生、反對諸圖,具列于卷,而以推易折衷之,圖系于後。朱子謂卦變乃易中之一義,而奇齡則以為演畫繫辭之本旨。易義廣大,觸類旁通,見智見仁,各明一理,亦足與所撰仲氏易互相發明也。
毛奇齡(1623年-1716年),原名甡,又名初晴,字大可,又字于一、齊于,號秋晴,又號初晴、晚晴等,浙江紹興府蕭山縣(今杭州市蕭山區)人。以郡望西河,學者稱“西河先生”。清初經學家、文學家。
明末諸生,清初參與抗清軍事,流亡多年始出。康熙時薦舉博學鴻詞科,授檢討,充明史館纂修官。尋假歸不復出。治經史及音韻學,著述極富。所著《西河合集》分經集、史集、文集、雜著,共四百余卷。
毛奇齡與兄毛萬齡并稱為“江東二毛”;與毛先舒、毛際可齊名,時稱“浙中三毛,文中三豪”。“揚州八怪”中的金農及陳撰均為其徒弟。
(清)任陳晉撰《易象大意存解》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52冊?經部46?易類 (清)任陳晉撰《易象大意存解》提要【...
原文無卷別,卷別來自易林注電子書名:《易林釋文》(焦氏易林釋文)作者:(清)丁晏 撰《焦氏易林》大約開始流行於宋明之間,清初以前所傳以汲古閣毛子晉本為主,自黃丕...
胡一桂,宋末元初人,好讀書,精易學,人稱「雙湖先生」。其父親胡方平在元朝初年為傳承朱熹易學的重要人物,並著有《易學啓蒙通釋》。胡一桂秉承父志,進一步著作《本義附...
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【點校底本】:第31冊?經部25?易類(明)胡居仁撰《易像鈔》提要【臣】等謹案《易像鈔》十八卷。明胡居仁撰。居仁字叔心,餘...
[清]王宏撰《周易筮述》書籍介紹 《周易筮述》清王宏撰撰。八卷。《四庫全書》本。王氏因朱熹曾謂“《易》本卜筮之書”,故作此編,以述其義。《四庫全書提要》指出:“...
(元)黃澤撰《易學濫觴》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24冊?經部18?易類(元)黃澤撰《易學濫觴》提要【臣】等謹案:《...
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11冊?經部05?易類(宋)吳沆撰《易璇璣》提要【臣】等謹案:易璇璣三卷,宋吳沆撰。沆字德...
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19冊?經部13?易類(宋)稅與權撰《易學啟蒙小傳》提要【臣】等謹案《易學啟蒙小傳一卷》,...
《周易啓蒙翼傳外篇》附於《周易啓蒙翼傳》之後,之所以名為「外篇」,是因所論皆屬《周易》之外的易學分枝。《翼傳》主要是順著朱熹《正義》和《啟蒙》二書的義理來詮釋《...
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47冊?經部41?易類(清)惠士奇撰《惠氏易說》提要【臣】等謹案:《惠氏易說》六卷:國朝惠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