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渾天之説,天包地,地在天中猶雞卵中黃,天虛空無體,日行於虛空,遶地而轉(zhuǎn),其出也在虛空之中,與地相去懸絕,其沒也亦然,何嘗入於地中。
此卦下坤上離,離日在坤地之下,其明隱而不見,故曰明入地中。地之中惟有水耳,日何嘗入之哉。涖,臨也,涖衆(zhòng)不用晦而明,則衆(zhòng)心睽疑,以此為明,則亦不明甚矣。用晦而明,則衆(zhòng)乃安和,是以君子之明,必用晦也,用晦於外而明於內(nèi),君子蓋觀此明入地中之象,而得涖衆(zhòng)之道,故唯韜光晦跡,以遠害,不察察以為明也。家語云:水至清則無魚,人太察則無徒。明其可盡用哉。
上一章節(jié)
[曹魏]王弼-第36卦?明夷?象傳詳解
下一章節(jié)
[北宋]程頤-第36卦?明夷?象傳詳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