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易原就正》十二卷。清包儀著。儀字羽修,邢臺(今屬河北)人。順治間拔貢生。其自序稱:”早年聞有《皇極經世》,而無由求得其書。自順治辛卯(八年)至康熙己西(八年),七經下第,貧不自存,薄游麻城,乃得其書于王可南家,至江寧,寄食僧寺,玩求其旨者一年,始有所得”。知包氏實為孤寒立志之士。其學實從邵雍入,故于陳摶《先天圖》信之甚篤,故其《月例》自序稱:邵雍《皇極經世》為《易》之本旨。然其書詮釋簡明,詞意了然,乃非拋荒經義;排比黑白,徒類算經者可比。其謂《洛書》無與于《易》,則差勝他家之纏繞不通士體。每爻皆注所變之卦,尚用左氏筮法,意追古法。其學雖兼講”先天”,而實際是以發明《易》理為多;與自序實不相應。有《四庫全書》本,《四庫全書珍本》初集本。
包儀,字羽修。河北刑臺人。清代經學家。順治年間(1644—1661年)拔貢,考七經未第,生活非常貧困,厲志自立。游歷麻城、江寧,寄食于佛寺之中, 仍致力于經學研究。著有《易原就正》十二卷。生卒年不詳,生平事跡不詳。
《易原就正》十二卷,國朝包儀撰。儀字羽修,邢臺人,拔貢生,其始末無考。觀其自序,稱早年聞有皇極經世,而無由求得其書。自順治辛卯至康熙己酉,七經下第,貧不自存,薄遊麻城,乃得其書於王可南家。至江寧,寄食僧寺,玩求其旨者一年,始有所得。蓋亦孤寒之士刻志自立者也。儀之學既從邵子入,故於陳摶先天圖信之甚篤。其凡例併謂行世易說種不勝數,要皆未嘗讀皇極經世,無怪乎各逞私智,而總非立象盡意、觀象繫詞之本旨。其持論尤膠於一偏。然其書發揮明簡,詞意了然,乃非拋荒經義、排比黑白、徒類算經者比。其謂洛書無與於易,則差勝他家之繳繞。每爻皆註所變之卦,亦尚用左氏筮法,頗為近古。蓋其學雖兼講先天,而發易理、明易象者為多。其盛推圖學,特假以為重焉耳。
乾隆四十四年四月恭校上。
總纂官
【臣】紀昀
【臣】陸錫熊
【臣】孫士毅
總校官
【臣】陸費墀
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
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
【點校底本】:第43冊?經部37?易類
【網站目錄】:https://yijing.taijidian.cn/2536.html
周易孔義集說清沈起元撰。二十卷。《四庫全書》本。此書大旨,以《十翼》為孔子所作,學《易》者當以此為主,因取明高攀龍《周易孔義》之名,別加纂集;所錄古今《易》說無...
《周易象辭》·二十一卷、附《尋門馀論》·二卷、《圖書辨惑》·一卷(浙江巡撫采進本)四庫提要國朝黃宗炎撰。宗炎字晦木,馀姚人。宗羲之弟也。其說《易》力辟陳摶之學。...
[宋]方寔孫撰《淙山讀周易》點校說明 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 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 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19冊?經部13?易類 [宋]方寔孫撰《淙山...
[清]刁包撰《易酌》書籍介紹 清刁包治《易》著作。十四卷。該書以北宋程頤《易傳》、南宋朱熹《周易本義》爲宗,注重闡發義理。雖亦言及“象數”,然主北宋陳搏、李之才...
內容簡介《周易禪解》是智旭為了融合儒佛思想,47歲時所著。其以禪解《易》,一是從佛法的角度,用“約佛法釋”的形式,如一約果后垂化,二經秉教進修,一約佛果八相,二...
[宋]項安世撰《周易玩辭》書籍介紹 十六卷,宋項世安著。書成于嘉泰二年(1202年)。本書專門闡釋《周易》象辭。南宋慶元年間,項安世謫居江陵,杜門不出,專攻四書...
《周易本義通釋》為對易經的注釋書。元胡炳文撰。12卷,書前有延祐丙辰(1316)自序。此書據朱熹《周易本義》,折衷是正,并采諸家《易》解,互相發明,初名《精義》...
[元]龍仁夫撰《周易集傳》 [元]龍仁夫撰《周易集傳》書籍介紹 〖周易集傳〗八卷。元龍仁夫撰。仁夫字觀復,廬陵(今江西吉安)人,曾薦為江浙儒學副提舉,辭而不就,...
[宋]沈該撰《易小傳》書籍介紹 《易小傳》共六卷,宋沈該著。此書以正體發明爻象之旨,以變體擬議變動之意,以求合于觀象玩辭,觀變玩占之義。其論占全用《春秋左氏傳》...
作品信息 點校狀況 作品名稱: 橫渠易說 底本出處: ?網絡通行版本 作品別名: 無 參校版本: 網絡通行版本 作者: 北宋張載 初次點校: 簡校 創作年代: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