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
【再次點?!浚簳簾o
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12冊?經部06?易類
【臣】等謹案《易原》八卷,
宋程大昌撰。大昌字泰之,休寜人,紹興二十一年進士,歷官權吏部尚書、龍圖閣直學士,謚文簡。大昌學術湛深,於諸經皆有論說,以易義自漢以來糾紛尤甚,因作是書以貫通之,苦思力索,四年而成。宋《藝文志》、文獻通考皆著於録。陳振孫稱其首論五十有五之數,參之圖、書,大衍為易之原,而卦變、揲法皆有圖、論,往往斷以己見,出先儒之外。今考其所論,分爻值日,乃京、焦卦氣,其始于中孚,本用太初法,與夫子所謂乾、坤之策當期之日者不合。復、姤生卦,說始邵子,但乾、坤生六子,說卦傳有明文,不得先有六畫之卦,後有三畫之卦。鄭康成用十日、十二辰、二十八宿以應大衍五十之數,本於乾鑿度,與馬融之增北辰,荀爽之增用九、用六,不過以意決比附,初無不易之理。張行成別立二十五數,以推大衍,則是五十有五數之外,別有二十五數,更非孔子所曾言。其參互折衷,皆能根據大傳,旁通交推,於易義實有所闡發,不徒文詞之辨博己也。其書久無傳本,惟程敏政新安文獻志載有三篇,故朱彞尊經義考以為已佚。今散見於永樂大典中者,採掇得百有餘篇,尚為完整。謹釐訂編次,分為八卷。大昌禹貢圖說嘗刻入通志堂經解中,脫佚不完,已從永樂大典考輯補正。今是書復為裒綴成編,數百年諸儒未見之本,重得表章傳世,庶俾大昌撰述之苦心,藉以不泯焉。乾隆四十九年十月恭校上。
總纂官
【臣】紀昀
【臣】陸錫熊
【臣】孫士毅
總校官
【臣】陸費墀
《易數鉤隱圖》是宋代劉牧撰的一部經學注釋,共三卷?!兑讛点^隱圖》的卷數,《中興書目》作一卷,《直齋書錄解題》作二卷,《郡齋讀書志》作三卷。今見為三卷本,卷上為“...
(漢)揚雄撰《太玄經》介紹《太玄經》,西漢末年揚雄撰,也稱《揚子太玄經》,簡稱《太玄》、《玄經》。揚雄撰《太玄》,將源于老子之道的玄作為最高范疇,并在構筑宇宙生...
【初次點?!浚憾〔欢驹俅吸c?!浚簳簾o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11冊?經部05?易類(宋)吳沆撰《易璇璣》提要【臣】等謹案:易璇璣三卷,宋吳沆撰。沆字德...
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18冊?經部12?易類 [宋]蔡淵撰《易象意言》提要【臣】等謹案《易象意言》一卷。宋蔡淵撰...
關于請郭彧先生主講《易圖講座》的按語 自從孔子“韋編三絕”修纂《周易》之后,二千五百年以降,對《周易》的研究已發展為世界文化史中非常奇特的現象,這就是所謂的《...
(清)任陳晉撰《易象大意存解》【初次點?!浚憾〔欢驹俅吸c?!浚簳簾o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52冊?經部46?易類 (清)任陳晉撰《易象大意存解》提要【...
《丙子學易編》是宋代李心傳撰《周易》研究著作,存一卷。因成書時間在宋寧宗嘉定九年(1216),即丙子年,故名《丙子學易編》。《四庫全書總目提要》:“是書于嘉定九...
【初次點?!浚憾〔欢驹俅吸c?!浚簳簾o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47冊?經部41?易類(清)惠士奇撰《惠氏易說》提要【臣】等謹案:《惠氏易說》六卷:國朝惠...
[北宋]歐陽修著《易童子問》北宋文壇領袖人物歐陽修一生經學方面的主要成就在《詩經》和《易經》,《易童子問》就是他在《易經》方面的代表作。《易童子問》精彩地詮釋了...
《易小帖》是毛奇齡門人所編輯而成者,所以中間會穿插門人所說的註解。此書特色,徵引前人訓詁,糾正其當時易學家論易的過錯,對於王弼易,以及陳摶所傳的象數易攻擊最力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