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周易禪解》是智旭為了融合儒佛思想,47歲時所著。其以禪解《易》,一是從佛法的角度,用“約佛法釋”的形式,如一約果后垂化,二經秉教進修,一約佛果八相,二約內外四眾,一約得邊,一約失邊,約理即釋,約佛法六即釋,約修證等等,文中多達131處;二是從觀心的角度,用“約觀心釋”的形式,文中有22處;此外還有約圣德釋、約世道、約圣學等形式,真正體現了以禪入儒、誘儒知禪的指導思想。行文上或者采用直陳式,或者采用問答式,做到了不拘一格。
易學和佛學都是博大精深的學問,會通儒家與佛家,以禪解易是一門既古老又新穎的交叉學科。在《周易》的義理、象數和古史等研究路徑中,以禪解易是其中一較為特殊的研究門類。明代僧人智旭是禪易會通的集大成者,《周易禪解》為其代表性著作。
智旭(公元1559-1655年),明末僧人,俗姓鐘,名際明,字藕益,又名聲,字振之,號八不道人、北天目道人,又從所居稱靈峰老人,古吳木瀆人。少習儒書,曾誓滅釋老,著《避佛論》數十篇。年十七,因讀蓮池《自知錄序》和《竹窗隨筆 》等書,開始信佛,并全部燒毀舊論。二十四歲時從憨山弟子雪嶺剃度出家,法名智旭,后于蓮池塔前受具足戒和菩薩戒。從此游方各地,廣涉諸宗,遍學法相、禪、律、華嚴、天、凈土諸宗教義,主張禪、教、律三學融合,佛、道、儒三教一致。與憨山、紫柏、蓮池并稱明代四大高僧。晚年定居靈峰寺,崇禎年間住持江浙各地,禪學著述頗多。
書籍簡介 南宋董楷撰。十四卷。《通志堂經解》本。此書將程頤《周易程氏傳》和朱熹《周易本義》合為一帙,并采輯程、朱論《易》之說別見他書者作為附錄,故題曰《傳義附錄...
[清]晏斯盛撰《楚蒙山房易經解》書籍介紹 楚蒙山房易經解十六卷。清晏斯盛撰。晏斯盛字一齋,又字虞際,江西新喻人。熙六十年 (1721)進士。官至湖北巡撫。此書凡...
周易參義十二卷。元梁寅撰。寅字孟敬,新喻(今屬江西)人。元末明初經學家。世業農,家貧。寅自力于學,淹貫百家。元末召集慶路儒學訓導,以親老辭。明初征召天下名儒修述...
[宋]張浚撰《紫巖易傳》書籍介紹 〖紫巖易傳〗十卷。宋張浚(1097—1164)撰。浚字德遠,號紫巖,四川綿竹人。徽宗時及進士第,建炎三年(1129)任知樞密院...
[南宋]楊萬里撰《誠齋易傳》繁體版:簡介 書名:《誠齋易傳》 作者:楊萬里 撰[宋] 版本:欽定四庫全書 《誠齋易傳》為宋朝楊萬里所撰,萬里字廷秀,自號誠齋...
程迥,字可久,初家寧陵之沙隨,後徙餘姚,受經於嘉興聞人茂德,嚴陵喻樗。隆興元年舉進士,官德興縣丞,事跡具宋史儒林傳。宋史藝文志載,程迥著《古易占法》,《周易外編...
〖讀易紀聞〗六卷。明張獻翼撰。張獻翼字幼于,后更名敉。長洲(今江蘇蘇州)人。一說江蘇昆山人。喜靖中國子監生。為人放蕩不羈,言行詭異。而說《易》卻頗平正通達,篤實...
[宋]張根撰《吳園周易解》 [宋]張根撰《吳園周易解》書籍介紹 九卷,宋張根著。書用王弼注本,詮釋主義理,不及象數,亦不言《河圖》、《洛書》。注文簡要。末附序語...
[清]胡煦撰《周易函書?約存》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【點校底本】:欽定四庫全書(文淵閣)第48冊?經部42?易類注:此本圖類較多,編為橫版格式時...
[宋]丁易東撰《周易象義》書籍介紹周易象義:元丁易東撰。十六卷。《四庫全書》錄《永樂大典》本。此書據《易》象以明義,故名曰《象義》。全書取象之例凡十二,為本體、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