〖周易章句證異〗十一卷。清翟均廉撰。均廉字春沚,浙江仁和人。乾隆三十年,(1765)舉人,官內閣中書舍人。是書取《周易》古今諸本同異之處,互相考證。如李鼎祚卦辭,前分冠《序卦》;周燔卦辭,前列大象,后列《彖傳》;趙汝梅封辭,前列大象卦辭,后列《彖傳》,次《文言》、《爻辭》;李過、方逢辰乾卦卦辭,后列《彖傳》,次《文言》釋《彖》處,次大象、爻辭;蔡淵卦辭,后列大象,次《彖傳》、《文言》;王洙于篇中不載卦辭,別為一篇。上列諸家說《易》,其篇章互有異同顯見。又如“乾卦三爻”,孟喜作“夕惕若夤”句,“厲無咎”句;荀爽、虞翻、王弼作“夕惕若厲”句;邵雍、朱震、朱熹作“夕惕若”句,上列諸家傳《易》,其句讀之異同多存。均廉于是書,于逐卦,逐爻,悉為臚列諸家之異,間或附以已意辨證之,以“廉案”二字別之;于古今本異同之處,較勘頗為精。作者考究諸傳本,辨篇章、字句之同異,所言皆有依據,非臆測隨心者可及。有《四庫全書》本,《四庫全書珍本》初集本。
翟均廉,生卒年不詳,清代經學家。清浙江仁和 (今杭州)人,字春沚。乾隆三十年(1765)舉人。官內閣中書。著《周易章句證異》十一卷,逐卦逐爻考證《周易》古今諸本句讀異同。此書已收入 《四庫全書》。又有《海塘錄》二十六卷,記唐宋以來浙江海寧州海塘修筑廢興。
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
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
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53冊?經部六47?易類
《周易章句證異》十二卷,國朝翟均亷撰。均亷字春沚,仁和人,官內閣中書。是編取周易上下經古今本同異之處,互相考證。如李鼎祚卦辭,前分冠序卦;周燔卦辭,前列大象卦辭,復列彖傳;趙汝楳卦辭,前列大象卦辭,後列彖傳,次文言,次爻辭;李過、方逢辰乾卦卦辭,後列彖傳,次文言,釋彖處次大象,次爻辭;蔡淵卦辭,後列大象,次彖傳,文言別為一傳,傳低一字;王洙于經中不載卦辭,別為一篇之類,此篇章之同異也。如乾卦三爻,孟喜作夕惕若夤句,厲無咎句,茍爽、虞翻、王弼作夕惕若厲句,邵子、朱震、朱子作夕惕若句,此句讀之同異也。遂卦逐爻悉為臚列,間或附以己意,以亷案二字別之。古今本異同之處,??鳖H為精密。雖近時之書,而所言皆有依據,轉勝郭京舉正以意刋改,託言于王、韓舊本者也。
易經蒙引,明蔡清撰。清字介夫,號虛齋,晉江人。成化甲辰進士。官至南京國子監祭酒。事跡具《明史·儒林傳》。是書專以發明朱子《本義》為主,故其體例以《本義》與《經》...
〖周易口義〗十二卷。北宋胡瑗(993—1059)口授,弟子倪天隱記述。瑗字翼之,學者稱安定先生,泰州海陵(今江蘇泰縣)人,受范仲淹推薦,由布衣官校書郎,歷官太常...
周易參義十二卷。元梁寅撰。寅字孟敬,新喻(今屬江西)人。元末明初經學家。世業農,家貧。寅自力于學,淹貫百家。元末召集慶路儒學訓導,以親老辭。明初征召天下名儒修述...
[清]陳夢雷撰《周易淺述》介紹: 〖周易淺述〗八卷。清陳夢雷(1651—1741)著。夢雷字省齋。一字則震,晚號松鶴老人,侯官(今福建閩侯)人??滴醭踹M士,官翰...
[宋]都絜撰《易變體義》書籍介紹 〖易變體義〗十二卷。南宋都潔撰。潔字圣與,江蘇丹陽人,紹興進士,累官吏部郎中,太府少卿,淮西總領,知德慶府。潔父都郁。字子...
[宋]楊簡撰《楊氏易傳》書籍介紹 〖楊氏易傳〗二十卷。南宋楊簡(1141-1225)撰。簡字敬仲,浙江慈溪人,乾道進士,官富陽主簿,會陸九淵,問答有契,遂定師徒...
《執象易注》介紹 本書為網絡轉載,未找到作者姓名,如您有此佳作版權,還望與我們聯系 網址地址:https://www.xshiqi.com/ 《執象易注》目錄 ...
宋朱熹(1130-1200)撰,宋朱鑒(1190-258)編。哲學《周易》研究著作,二十三卷。朱鑒字子明,朱熹長孫,以蔭補迪功郎,官至湖廣總領。見《閩中理淵源考...
《讀易述》(又名《洗心齋讀易述》)十七卷。明潘士藻著。潘士藻(1537—1600)字去華,號雪松,江西婺源人。萬歷十一年(1583)進士,歷官御史,謫廣東布政司...
陳祖念字修甫,連江人,生平不詳。但據其父陳策為明神宗萬歷(1573-1619)時造生來看,他大致生活于明末清初之際,約與顧炎武、王船山同時代人。其撰寫《易用》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