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類:易經(jīng)注解 | 作者:創(chuàng)始人 | 收藏:0 | 評論:0 | 人氣:0
點校底版:文淵閣四庫全書
書籍摘要:〖周易新講義〗十卷。宋耿南仲(?—1129)撰。南仲字希道,河南開封人。元豐進士,政和中以禮部員外郎為太子右庶士,遷寶文閣直學士、在東宮十年。欽宗即位,擢尚書左丞。金人南下,南仲力...
〖周易新講義〗十卷。宋耿南仲(?—1129)撰。南仲字希道,河南開封人。元豐進士,政和中以禮部員外郎為太子右庶士,遷寶文閣直學士、在東宮十年。欽宗即位,擢尚書左丞。金人南下,南仲力主割地求和,與主戰(zhàn)派意見相左,又極力勸進徽、欽二帝北行,高宗對其不滿,南渡后被遷謫南雄。此書即耿氏侍講東宮,時所成,悉用象數(shù)之學拴釋《易理》,作者認為,為《易》之道,要在“無咎”,而所謂“無咎”,也就是要善于補正過失。主張悖于人情是小過悖于天道是大過。這些思想,表面看來是繼承了前人解《易》中的“無大過之旨”,實則不然,先儒闡述“無咎之旨”,主張知進退存亡還要不失其正,“天道”與“人道”并舉,‘如孔子《系辭傳》及《象傳》即有這樣的說解。而耿氏所講,則過于偏激,縱觀書中內容,幾與黃老之學吻合矣。其極力倡導的天道不可違思想,無非是讓人們僅論是非,而不論禍福,所有這些,都與耿氏為政時所奉行的投降路線密不可分,或可說,耿氏講《易》,實際上就是他為政的理論基礎,故本書中的思想并不足取,但因其以象拴理,隨事議論、示戒,其中亦多有切實可用之辭,對《易》學的發(fā)展演變史有一的研究參考價值。有《四庫全書》本。
注:另有龔原本《周易新講義》,兩書同名。本書耿南仲本《周易新講義》從第51本后佚失。
耿南仲(?~1129年),字希道,(《宋元學案》卷九八),開封(今屬河南)人。神宗元豐五年(1082年)進士(《宋史》卷三五二《余深傳》)。著名宋朝大臣。宋元豐五年(公元1082年)進士,歷提舉兩浙常平,徙河北西路,提點廣南東路刑獄,移夔州路提點刑獄,為荊湖、江西兩路轉運副使。后召為戶部員外郎,任辟雍司業(yè),坐事罷,出知衢州。
宋政和二年(公元1112年)以禮部員外郎為太子右庶子,試太子詹事、徽猷閣直學士,在東宮十年。宋欽宗即位后,拜資政殿大學士,簽書樞密院事。升尚書左丞、門下侍郎。
金軍入侵,他力主割地求和。
宋高宗即位后,罷其為觀文殿大學士,提舉杭州洞霄宮。言者論劾其主和誤國之罪,責臨江軍居住。宋建炎二年(公元1128年),降授單州別駕,安置南雄州,行至吉州卒。后追復觀文殿大學士。
著有《周易新講義》《易明蒙》等。《全宋詩》錄其詩十八首,大多為其在同文院與同官唱和之作。《全宋文》收其文十一篇。 后人有“南仲在內,李綱無功;潛善秉成,宗澤殞命”的名句,可為投降派的代表。
周易新講義六卷,宋耿南仲撰。南仲字希道,開封人,靖康間以資政殿大學士簽書樞密院,與吳幵議戰(zhàn)守之說,力主割地,南渡後遷謫以終。是書舊本或題進周易解義,疑為侍欽宗於東宮時經(jīng)進之本。前有南仲自序曰:易之道有要,在無咎而已。要在無咎者何?善補過之謂也。
又曰:拂乎人情,是為小過;拂乎天道,是為大過。南仲是說,蓋推衍尼山無大過之旨。然孔子作文言傳,稱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;作象傳,稱雲(yún)雷屯,君子以經(jīng)綸行止。斷以天理,所以教占者之守道艱險;濟以人事,所以教占者以盡道。其曰無大過者,蓋論是非,非論禍福也。如僅以無咎為主,則聖賢何異於黃老?僅曰無拂天道,則唐六臣輩亦將謂之知運數(shù)哉?南仲畏戰(zhàn)主和,依違遷就,即此為求無咎與無拂天道之說有以中之,是則經(jīng)術之偏,禍延國事者也。然大致因象詮理,隨事示戒,亦往往切實有禆,究勝於高語元虛,晦蝕作易之本旨者,節(jié)取所長可矣。
乾隆四十三年六月恭校上。
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
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
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09冊?經(jīng)部03?易類
【網(wǎng)站地址】:https://yijing.taijidian.cn/2461.html
[宋]趙善譽撰《趙氏易說》書籍介紹 南宋趙善譽撰。善譽字靜之。釋經(jīng)之作。是書流傳不廣, 故 《經(jīng)義考》 稱已佚。今有 《四庫全書》據(jù) 《永樂大典》輯成本,但缺豫...
《日講易經(jīng)解義》,十八卷,《筮儀》一卷,《朱子圖說》一卷,[清]牛鈕等撰,清康熙二十二年(1683年)內府刻本。半頁9行,每行18字。大黑口,四周雙邊,雙魚尾。...
《執(zhí)象易注》介紹 本書為網(wǎng)絡轉載,未找到作者姓名,如您有此佳作版權,還望與我們聯(lián)系 網(wǎng)址地址:https://www.xshiqi.com/ 《執(zhí)象易注》目錄 ...
[南宋]楊萬里撰《誠齋易傳》繁體版:簡介 書名:《誠齋易傳》 作者:楊萬里 撰[宋] 版本:欽定四庫全書 《誠齋易傳》為宋朝楊萬里所撰,萬里字廷秀,自號誠齋...
內容簡介《周易禪解》是智旭為了融合儒佛思想,47歲時所著。其以禪解《易》,一是從佛法的角度,用“約佛法釋”的形式,如一約果后垂化,二經(jīng)秉教進修,一約佛果八相,二...
《周易辨畫》清連斗山撰。四十卷。《四庫全書》本。此書釋《易》,專就卦畫為之詳辨,雖或不免附會之失,然亦頗有揭明精理之處。《四庫全書提要》指出:“是書大旨,謂一卦...
周易參義十二卷。元梁寅撰。寅字孟敬,新喻(今屬江西)人。元末明初經(jīng)學家。世業(yè)農(nóng),家貧。寅自力于學,淹貫百家。元末召集慶路儒學訓導,以親老辭。明初征召天下名儒修述...
清朝程廷祚撰。廷祚字綿莊,號青溪,上元人。是編因桐城方苞《緒論》,以六條編纂諸家之說。一曰正義,諸說當於《經(jīng)》義者也。二曰辨正,訂異同也。三曰通論,謂所論在此而...
《御定易經(jīng)通注》基本介紹 書名:《御定易經(jīng)通注》、《易經(jīng)通注》 作者:【清】勅大學士傅以漸、【清】日講官曹本榮 卷數(shù):九卷,四卷 年代:順治十五年十月 《御定易...
[宋]趙彥肅撰《復齋易說》 [宋]趙彥肅撰《復齋易說》書籍介紹 六卷,宋趙彥肅著。趙彥肅號復齋,其書故名。大旨在依象數(shù)以求理, 言象數(shù)以六爻為主。以為先圣作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