〖易學變通〗六卷。元曾貫撰。貫字傳道。江蘇泰和人。曾舉天歷鄉試,官紹興府照磨。元季兵亂,棄官家居,鄉人推率義軍,戰敗而歿,著《四書類辨》、《學庸標旨》諸書。是書純以義理說《易》,其體例每篇統論一卦爻之義,又舉他卦辭義與其相近者,參互以求其異同的原因。如乾卦,乾六爻不言吉,無往而非吉也。初九處之以勿用,即初九之吉。上九處之以無悔,即上九之吉。二之見,五之飛,三四之無咎,都是如此。認為位或過于中,而圣人處之則無不中,位或失于正,而圣人處之則無不正,所謂剛建中正,純粹以精者,吉有大于此乎?如坤卦,其云,或疑六三王事為六五之事,然乾主君道,坤主臣道,王事乃九五大人之事,故坤卦三五,圣人皆有戒辭者,其所以正人臣之體,為慮深矣。艮卦云,敦臨、敦艮皆吉,何也,敦者厚道也,厚于治人,則人無不服者,臨是也。厚于治己而己無不修者,民是也。凡此諸條,立義皆為純正,其他方面亦副析精微。多出前儒訓解之外。間取互體立說,兼存古義。此書繼承了前代的義理之說,并使之得以進一步的發展。其說解《周易》,雖時有創新,但其本意仍是在為封建社會的綱常禮教尋求理論根據。有《四庫全書》本傳世。
曾貫,元泰和(今屬江西人),字傳道。天歷年間舉人。官紹興照磨。值元季兵亂,棄官家居。鄉人推其率領義軍,后御龍泉寇,戰敗死。平生以治《易》為學者所宗。所著書有《易變通》、《四書類辨》、《庸學標旨》等(見《江西通志》、《經義考》及《四庫全書提要》)。研《易》專著今存《易學變通》六卷。
易學變通六卷,元曾貫撰。貫字傳道,泰和人。天歷辛已舉于鄉,官紹興府照磨。元季兵亂,棄官家居,鄉人推率義軍。後禦龍泉寇,戰敗,抗節死。事蹟見江西通志。所著四書類辨、學庸標旨諸書,俱湮沒不傳。惟朱彞尊經義考載有周易變通之名,亦以為已佚。今檢永樂大典所録周易各卦下,收入貫說尚多。其標題實作易學變通,知彞尊未見原書,故稱名小悞矣。謹裒輯彚次,釐為六卷。其豫、隨、無妄、大壯、晉、睽、蹇、中孚八卦,為永樂大典所原闕者,今無可校補,亦姑仍其舊。是書純以義理說易,其體例每篇統論一卦六爻之義,又舉他卦辭義之相近者,參伍以求其異同之故。如乾卦云:乾六爻不言吉,無往而非吉也。初九處之以勿用,即初九之吉。上九處之以無悔,即上九之吉。二之見,五之飛,三四之無咎,皆然。蓋位或過於中,而聖人處之則無不中;位或失於正,而聖人處之則無不正。所謂剛健中正,純粹精者,吉有大於此乎?坤卦云:或疑六三王事為六五之事,然乾主君道,坤主臣道,王事乃九五大人之事,故坤卦三、五,聖人皆有戒辭者,其所以正人臣之體,為慮深矣。艮卦云:敦臨、敦艮皆吉,何也?曰:敦者,厚道也。厚於治人,則人無不服者,臨是也;厚於治已,而已無不修者,艮是也。人之自處,容可處於薄乎?凡此諸條,立義皆為醇正,其他剖析微細,往往能出前儒訓解之外。間取互體立說,兼存古義,尤善持平,在說易諸家,可謂明白而篤實。且其成仁取義,無愧完人,而元史忠義傳失於紀載,殊傷漏畧。今蒐輯遺文,著之於録,非惟其書足重,亦因以表章大節,發潛德之幽光焉。
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
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
【點校底本】:第26冊?經部20?易類
【閱讀地址】:https://yijing.taijidian.cn/2498.html
書籍介紹 三卷,明高攀龍著。自序以為,其知易知,其能簡能, 易簡則天下之理得。故詮釋《易》義,每條不過數言。主旨以天下有非易之心,而無非心之易,故貴于學。學之所...
《讀易述》(又名《洗心齋讀易述》)十七卷。明潘士藻著。潘士藻(1537—1600)字去華,號雪松,江西婺源人。萬歷十一年(1583)進士,歷官御史,謫廣東布政司...
〖兒易內儀以〗六卷。《兒易外儀》十五卷。明倪元璐(1593-1644)撰。倪元璐字玉汝,號鴻寶,一號園客,浙江上虞人。天啟二年(1622)進士,授編修。崇禎初累...
[清]李光地著《周易觀彖》介紹 〖周易觀彖〗十二卷。清李光地著。光地生平見《周易折中》。是書惟解說《卦傳·天地定位》一章,發明《易》理,兼證以《易》象,于數則略...
[明]錢一本撰《像象管見》 [明]錢一本撰《像象管見》書籍簡介 〖像象管見〗九卷。明錢一本(1539-1610)撰。此書不取京房、焦贛諸說,又不取陳摶、李之...
元代董真卿(生卒年不詳)解說《周易》的著作。15卷。以程、朱《易》說為主,匯集諸家之說,并附以自己的心得見解。全書包括4部分:①《經傳》,編次伏羲、文王、周公之...
[清]張英著《易經衷論》書籍介紹 〖易經衷論〗二卷。清張英(1637-1708)著。英字敦復,江南桐城(今屬安徽)人。康熙進士,十六年設南書房,他首中入選,一時...
[唐]史徵撰《周易口訣義》簡介 〖周易口訣義〗六卷。唐史徵撰。史徵,生平不詳,據《崇文總目》載,知為河南人,《直齋書錄解題》考其為唐或五代人,朱彝尊《經義考》定...
說明 大體來說,漢代易學是以象數易為主流,這種風氣到了魏晉時代有了很大的轉變,其中最具代表的,當以當時的青年才俊王弼為代表。王弼雖然只有短短24歲的生命,但他的...
[宋]李杞撰《用易詳解》書籍介紹 《用易詳解》共十六卷。宋李杞撰。李杞字子才,號謙齋,眉山(今屬四川)人。生卒年及仕履皆不可考。宋代有三李杞,一為北宋人,官大理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