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六卷,元胡震著。其書將成,胡震去世,由其子胡光大纂集而成。排列次序為乾、坤二卦卦辭下接以《彖傳》,繼以釋《彖》的《文言》,后為《大象》,再次是爻辭,接以《小象》,繼為釋爻的《文言》,又置《雜卦》于《序卦》之前。于經文訓釋,多引史事以發明。《四庫全書》本。據書前胡氏《自序》及其子胡光大《識語》,胡氏撰此書將近完稿而卒,后由其子纂集成編。其書經傳次序頗多混亂。衍釋經旨頗引史事以為證,然論說《易》義則尚平正。《四庫全書提要》指出:“書中于《乾》、《坤》二卦卦辭下接《彖傳》,繼以釋彖之《文言》,次《大象》,次爻辭,下接《小象》,繼以釋爻之《文言》;又置《雜卦》于《序卦》之前,序次頗多顛倒。
胡震,生卒年不詳,籍貫不詳。書中自署曰廬山深溪。元代經學家。少學于何干舉、劉均、饒魯諸儒之門。官將仕郎,南康路儒學教授致仕。精于《易》,著《周易衍義》十六卷,書成于大德九年(1305年),其子稱其幾成書而下世也,后十年,其子光大始克纂集成編。
【資料錄入】:丁不二
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
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
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二十三冊經部十七(文淵閣版)
《易原就正》書籍介紹 《易原就正》十二卷。清包儀著。儀字羽修,邢臺(今屬河北)人。順治間拔貢生。其自序稱:”早年聞有《皇極經世》,而無由求得其書。自順治辛卯(八...
[明]董守諭撰《卦變考畧》作者簡介 董守諭,字次公,鄞縣人。舉人。魯王監國,召為戶部貴州司主事。時熊汝霖、孫嘉績首事起兵,然皆書生,不知調度。乃迎方國安、王之仁...
[清]納蘭性德輯編《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》介紹 〖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言〗八十卷。清納蘭性德(1654-1685)輯編。性德,原名成德,字容若,號楞伽山人,滿州正黃...
[明]熊過撰《周易象旨決錄》介紹 〖周易象旨決錄〗七卷。明熊過撰。熊過字叔仁,號南沙(或南沙子),四川富順人。喜靖八年(1529)進士、累官禮部祠祭司郎中,坐事...
〖讀易紀聞〗六卷。明張獻翼撰。張獻翼字幼于,后更名敉。長洲(今江蘇蘇州)人。一說江蘇昆山人。喜靖中國子監生。為人放蕩不羈,言行詭異。而說《易》卻頗平正通達,篤實...
[宋]方寔孫撰《淙山讀周易》點校說明 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 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 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19冊?經部13?易類 [宋]方寔孫撰《淙山...
《漢上易傳》為宋朝朱震所撰,朱震字子發,宋徽宗政和年間進士,《漢上易傳》的?漢上?是以所居住地方取名,其書以象數為宗,歷18年而成。 朱子評曰:?王弼破互體,朱...
學易記,元代李簡撰。《四庫全書》著錄。是書博采子夏《易傳》等64家解《易》之說,一一標示姓氏。其不注姓氏者,則為李簡之新意。撰寫體例大致依李鼎祚的《周易集解》。...
〖周易爻變義蘊〗四卷。元陳應潤撰。應潤,浙江天臺人,生平不得詳知,《黃華集》錄有此書序,記應潤字澤云,延□間由黃巖文學起為郡曹椽,數年后調明椽,至正乙西(134...
《周易玩辭集解》介紹 《周易玩辭集解》十卷,清查慎行撰。查慎行,字悔余,浙江海寧人,晚筑初白庵以居,號初白老人。康熙癸未進士,官翰林院編修。此為初白數十年究心《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