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圣人設卦,觀象系辭焉而明吉兇,剛柔相推而生變化。是故吉兇者,失得之象也;悔吝者,憂虞之象也;變化者,進退之象也;剛柔者,晝夜之象也,六爻之動,三極之道也。
【譯文】編纂《易經(jīng)》的圣人創(chuàng)立了用卦來占卜吉兇,占卜時將象辭與爻辭當作整體就會通曉是吉還是兇。陰爻與陽爻相互按順序更換而發(fā)生變化,因此卦爻辭中所說的“吉兇”,是失去與得到的文字表示;“悔吝”,是發(fā)愁與憂慮的文字表示;“變化”,是前進與后退的文字表示;“剛柔”,是白天與黑夜的文字表示。六條爻辭所記載的是人們?yōu)檫_到某種目的而采取的行動,全部都是最佳的道理。
注釋:“圣人”編纂《易經(jīng)》的人?!兑住ふf卦》昔者圣人之作《易》也。
“設”創(chuàng)立,建立,開創(chuàng)?!豆騻鳌せ腹荒辍罚骸皺嘀O?!弊?“設,施也。”
“卦”《周易》中一套有象征意義的符號。以陽爻、陰爻相配合,每卦三爻,組成八卦(即經(jīng)卦),如干、坎、離等。象征天地間八種基本事物及其陰陽剛柔諸性。八卦互相重疊,組成六十四卦(即別卦),如干、需、蹇等,象征事物間的矛盾聯(lián)系。古代視占卜所得之卦判斷吉兇?!蹲髠鳌べ夜迥辍罚骸澳舜蠹?。三敗,正獲晉君。其卦遇《蠱》”
“觀”《漢語大詞典》占卜?!妒酚洝ぬ旃贂罚河^成潢?!迸狍S集解:“觀,占也?!?/span>
“系”《漢語大詞典》把事物聯(lián)結統(tǒng)一于某一方面或集中到某一點上。參見:(系統(tǒng):自成體系的組織;同類事物按一定秩序和內(nèi)部聯(lián)系組合成的整體。)
“焉”語氣詞。表示停頓。用于分句末或句中?!肚f子·則陽》:“君為政焉,勿鹵莽;治民焉,勿滅裂。”
“而”連詞。表示承接。猶就;然后。《論語·學而》:“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?”
“明”懂得;了解;通曉?!盾髯印ふ罚骸耙詢梢滓?,人莫之為,明其數(shù)也?!?/span>
“剛柔”陰陽?!痘茨献印ぞ裼枴罚骸坝谑悄藙e為陰陽,離為八極,剛柔相成,萬物乃形?!?/span>
“推”推移,變化、移動和發(fā)展。按順序更換。《史記·屈原賈生列傳》:“與世推移?!?/span>
“之”助詞。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,相當于現(xiàn)代漢語的助詞“的”。《尚書·盤庚上》:“紹復先王之大業(yè)。”
“象”象征(用來表示某種特別意義的具體事物。)?!妒酚洝ば⑽谋炯o》:“黃帝作寶鼎三,象天地人也?!保ㄏ笳鳎河镁唧w事物表現(xiàn)某些抽象意義。例如:十字架象征殉道和神圣。)
“憂”發(fā)愁?!墩f文》:“憂,愁也?!?/span>
“虞”憂慮。《左傳·昭公四年》:“君若茍無四方之虞?!?/span>
“進退”前進或后退。李密《陳情表》:“臣之進退,實為狼狽?!?/span>
“動”活動,舉動?!墩撜Z·雍也》:“知者動,仁者靜?!保ɑ顒樱簽檫_到某種目的而采取的行動。)
“三”整,全?!稘h語大詞典》 終。漢揚雄《太玄·進》:“三歲不還?!狈锻ⅲ骸叭?,終也……山川高險,終歲不還,以諭難也。”(終:整,全。《荀子·勸學》:“吾嘗終日而思矣,不如須臾之所學?!保?/span>
“極”最佳或最壞的境地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吾王之好田獵,夫何使我至于此極也?”
“道”道理,規(guī)律?!肚f子·養(yǎng)生主》:“臣之所好者,道也。”
聲明:本文系轉載,由趙庚白原創(chuàng)發(fā)布于新浪博客,轉載請聯(lián)系原作者。趙先生博客地址:http://blog.sina.com.cn/u/5291706076